• <tr id="6y550"><nobr id="6y550"><ol id="6y550"></ol></nobr></tr>

  • <sup id="6y550"><track id="6y550"></track></sup>
    <ins id="6y550"><option id="6y550"></option></ins>
    返回首頁

    三黃雞的養殖技術?

    來源:www.newwifi.net???時間:2022-10-17 15:31???點擊:137??編輯:admin???手機版

    一、特點

    三黃雞是由優良地方品種經雜交培育而成的優質肉雞品系,從外觀上看具有黃色的羽毛、黃色的皮膚、黃色的腿脛等特征。與白色羽毛的肉雞相比,三黃雞的生長速度要慢一些,飼養周期要長一點;但三黃雞的肉質細嫩、皮薄、肌間脂肪適量、肉味鮮美,所以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價格也高一些。

    二、飼養方式

    三黃雞的飼養方式主要有地面厚墊料平養、網上平養兩種。

    1、地面厚墊料平養的方式:地面厚墊料平養的方式就是在雞舍內的地面上鋪設10厘米左右厚的墊料,雛雞從入舍飼養到上市出售一直生活在上面。這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一種飼養方式。地面上的厚墊料要求干燥松軟、吸水性強、不霉變。常用的墊料有刨花、鋸末、稻殼及鍘成3-6厘米長的麥秸、稻草和玉米秸。這幾種墊料以混合使用為好。厚墊料平養方式的優點是簡便易行,設備投資少,殘次品率低;缺點是肉雞易感染腸道疾病和球蟲病,會增加藥品的費用。

    2、網上平養的方式:就是在離地50-60厘米的高度上架設網架,用2厘米左右粗的圓竹竿或木條平排在網架上制成網床,上面鋪上塑料網或鐵絲網,雞群就生活在網上。這種方法雖然設備投資較高,但由于雞糞落在地上,雞群不接觸雞糞,可顯著降低雞群的球蟲病、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的發生率,減少醫藥費用,雞舍內環境容易控制,也節省了墊料的費用。

    三、雞舍及設備

    1、雞舍:雞舍要求天棚、墻壁的保溫性能良好,地面要求為水泥地而且要稍微有一點坡度,這樣便于沖洗和消毒,雞舍的墻壁上要設有進出氣窗孔。

    2、養雞的設備:養雞的設備包括保溫設備、飼養設備和光照設施三個方面。

    保溫設備有:火爐、保溫傘、紅外線燈。

    飼養設備有:料盤、料桶和飲水器。料盤是供1-8日齡的雛雞開食時使用的,每80-100羽雞提供一個;9日齡以后逐步地更換為料桶,懸吊式料桶的直徑為38厘米,每100羽雞需3個懸吊式料桶。

    飲水器式樣有手提式和吊掛式兩種,1-8日齡的雛雞用手提式的飲水器,容量為0.5千克,每70-80羽雞需要一只;9日齡后更換較大的中型飲水器,容量2千克,每70-80羽雞提供一只;如果用吊掛式自動飲水器,每125羽雞配置一個;如以自動飲水槽供水,每羽雞應占飲水位置為2厘米。

    光照設施:每20平方米安裝一個帶燈罩的燈頭,每個燈頭準備40W和15W的燈泡各一個。1-6日齡用40W燈泡,7日齡后用15W燈泡。

    護圍:育雛初期(1-7日齡)為防止雞遠離熱源而受涼,在保溫傘周圍可用厚紙板或席子圈起,護圈高15厘米,與保溫傘邊緣的距離為70-150厘米。護圍從第3天起逐漸擴大,第7天即可撤除。

    四、飼喂技術

    1、充足的飲水

    水是三黃雞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之一。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雞的飲水量大約是采食飼料量的2-3倍,氣溫愈高飲水量愈多。充足而符合衛生標準的飲水供應是肉雞飼養成功的重要保證。

    雛雞入舍后,先要用人工引導雛雞飲用20℃左右的含糖量5%的糖水,雛雞飲水2-3小時后才能開食。第一周內雛雞飲用水的溫度應在20℃,而且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維生素,如速補---14、電解多維等等。飲水器數量要夠用,并且要擺放均勻。飲水器的高度也應該隨著雛雞的生長逐漸調整,使飲水器的邊緣與雞背保持相同的高度,防止飲水外溢、保持墊料的干燥,飲水器要保持清潔,每天要清洗和消毒1-2次。

    2、豐富的營養

    三黃雞的生長需要豐富的營養,飼養三黃雞的飼料一是要求營養成分齊全,任何微量成分的不足或缺乏都可能出現病態反應;二是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質;三是要求飼料里的各種營養比例配合恰當。

    三黃雞飼養一般分為2個階段,0-28日齡稱為育雛階段,29日齡---上市稱為育肥階段,所以三黃雞的飼料供應也要分為2個階段,育雛階段飼料一般用粉料或加工成碎粒,育肥階段飼料最好用顆粒飼料。

    三黃雞的飼喂采用自由采食方法。在1-3日齡,為了讓雛雞盡快學會采食,每隔2-3小時喂料一次;4-28日齡每隔4小時喂料一次;29日齡后每日加料4次。多次投料可以刺激雞的食欲,增加雞的采食量。每次給料時要控制給料量,使每只雞能吃飽,還有少量余料,給料過多會被雞啄出料桶造成浪費。

    1-7日齡的雛雞用開食盤飼喂,7日齡以后要逐步改為用料桶飼喂,12日齡后完全用料桶飼喂。料桶的高度要隨著雞的生長速度而調整,保持與雞背同一水平,以免啄出飼料。料桶必須保證夠用而且分布要均勻。在由小雞料轉換為育肥料時,要用5天左右的時間逐漸更換,不能突然改變。飼養人員應每天準確記錄喂料量。

    3、良好的環境

    三黃雞1-2日齡所需溫度為32-34℃,此后每過一周環境溫度可下降3℃,到5周齡后環境溫度以20-21℃為宜,最低不得少于16℃。在育雛期,雞舍內溫度每天可上下波動1-2℃,造成適當的溫差,可以刺激食欲,提高采食量,促進雞的生長。

    育雛第一周,雞舍內保持56-70%的稍高濕度,防止雛雞脫水,影響健康和生長;兩周后雞舍內濕度控制在55-60%。通過加強通風,避免飲水器漏水,防止墊料潮濕等措施,保持舍內的干燥。

    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及時排除雞舍內污濁空氣,雞舍內氨氣量不應超過20ppm,也就是以人聞了不感到刺鼻為標準。要解決通風換氣和保溫這一對矛盾,通常1-2周齡時以保溫為主,適當注意通風,必須防止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3周齡開始要逐漸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5周齡后應以通風為主。

    4、適當的光照

    飼養三黃雞需要適當的光照,其目的是延長采食時間,增加攝食量,加快生長速度。通常1-2日齡用24小時光照,3日齡后每天光照23小時,夜間關1小時保持黑暗,使雞能適應突然停電時的環境變化,防止引起雞群堆集死亡。光的亮度在育雛期的第一周要強一些,每平方米地面2-3W,第二周后的每平方米0.75W,防止過分活動或發生啄癖。有條件的也可采用1-2小時光照,2-3小時黑暗的光照方式。并且需要注意觀察雞的行為精神、采食、糞便、呼吸等狀態,發現有異常情況時、要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措施。

    5、適當的密度

    要保證每只三黃雞在不同生長階段都占有必要的地面面積,使其自始至終保持適宜的密度,這是三黃雞飼養成敗的一個關鍵。飼養密度這一概念包含著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每平方米面積養多少羽雞;二是每羽雞占有多少食槽位置;三是每羽雞有多少飲水位置。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三黃雞的飼養密度通常以出售時的每平方米載雞數來計算。采用地面厚墊料平養方式時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1-14羽,采用網上平養方式時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4-16羽

    五、疾病防治

    三黃雞飼養周期短,任何疾病一旦發生即使得到控制,到出售前往往也來不及恢復,因此必須立足于衛生防疫,要有防重于治的觀念。

    1、實行全進全出制:就是同一棟雞舍或雞場一次只進同一批雛雞,飼養同一日齡雞,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場,出場后徹底清掃、清洗、消毒,然后將雞舍空閑密閉一周以上,再接養下一批雛雞。由于在雞場或雞舍內不存在不同日齡雞群的交叉感梁機會,切斷了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從而保證了雞群的安全生產。

    2、做好消毒工作:要對雞舍及舍內設備進行徹底的消毒;人員、車輛進出均應消毒;每周至少1次帶雞消毒,定期清理消毒雞舍周圍的環境,加強墊料管理,保持墊料干燥、無霉變。

    3、制定合適的免疫程序:1-3日齡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或Ma5疫苗點眼;7日齡用新城疫苗Lasota(拉蘇打)或Clrone(克隆)-30或Ⅱ系進行滴鼻或點眼;14日齡用法氏囊苗D-78飲水或滴口;26-28日齡,用新城疫Lasota或Clrone-30苗2倍劑量飲水。必要時在35日齡用法氏囊D-78再次飲水。

    或者,1日齡用新支二聯苗ND-H120或ND-Ma5進行點眼或滴鼻,同時用新城疫油乳劑活苗在頸部下1/3處,背側皮下注射半個劑量0.2ml/羽;14日齡用法氏囊D-78飲水或滴口;32-35日齡再用法氏囊飲水一次。

    4、在飲水或飼料中預防性投藥:用抗生素預防劑量間斷性加入飲水或料中,預防一些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三黃雞在養殖過程中雞苗經常會出現什么病情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av性色色色色色色

  • <tr id="6y550"><nobr id="6y550"><ol id="6y550"></ol></nobr></tr>

  • <sup id="6y550"><track id="6y550"></track></sup>
    <ins id="6y550"><option id="6y550"></option></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