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雞關鍵飼養管理技術有三點:①促進育成雞體成熟的進程,使育成雞有一個健壯的體質;②控制性成熟的速度,避免出現性早熟;③防止脂肪過早沉積,使雞過肥。
(1)育成雞的飼養管理
通常育成雞的飼養管理分為7~14周齡和15~18同齡兩個階段。7~14周齡這個階段需要較高的能量、粗蛋白質和維生素。在日糧配制時飼料代謝能應達到11.72兆焦/千克,粗蛋白質仍要達到16%~16.5%,粗纖維含量要控制在5%以內。雛雞料到育成料過渡期為1周左右,這一個過渡期可減輕由轉群造成的應激反應。15~18周齡階段的營養濃度可以降低一些,飼料代謝能在11.0~11.9兆焦/千克,粗蛋白質含量14%~15%,粗纖維含量可以達到7%~8%,即飼料可以“粗”一些。做到既保證了育成雞生長發育的需要,又促進消化道容積充分的擴大和消化系統機能的增強。
(2)育成雞合理的限制飼養
限制飼養是指對育成雞限制其營養采食量,合理降低營養物質,主要是調控能量和粗蛋白質攝入的飼養方法。其目的是控制青年雞的體重,減少脂肪的沉積,保持青年雞良好的體況。是通過人為控制雞的采食量來控制雞的體重和性成熟的一種方法。除夏季外,雞在自然狀態下都有過食的情況,不僅浪費飼料,還易造成雞體過肥,影響成年后的產蛋性能;限飼可使小母雞性成熟適時化和同期化,同時可節約飼料10%~15%。限飼培育出的青年母雞體質瘦而強健,母雞的開產期可能稍微延遲,而產蛋高峰的持續期延長,因而獲得的經濟效益更大。近年來限制飼養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育成雞,而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限飼的方法包括限量和限質兩種。①限量即限制進食量,可采用定量限飼、停喂結合,限制采食時間,停喂一定時間等多種方法。注意限量飼喂不能降低日糧的營養水平,限量程度應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10%~30%,具體應根據雞群情況而定。②限質即限制日糧的營養水平,也即降低日糧中粗蛋白和代謝能的含量和比例,但要保證日糧中其他微量元素的量,這樣才不會影響育成雞骨骼、肌肉的發育。目前生產上常用的限飼方法是限量法。限飼時間一般從6~8周齡開始,到18周齡結束。限飼應與控制光照相結合,切不可一邊限飼,一邊延長光照。對體重達不到要求而光照時間正常的雞群,要加強營養,增加每天的飼喂量,改善飼料的營養水平,使雞適時開產,避免體重過小而早產。
限飼注意事項:限飼前,挑出病雞和弱雞,避免增加限飼時的死亡數;備有充足的水槽、食槽,撒料要均勻,使每只雞都有一個槽位,使雞吃料同步化;每1~2周(一般隔周稱重一次),在固定的時間,隨機抽出雞群的2%~5%進行空腹稱重,如體重超過標準重的1%,則在最近3周內總共減去實際數1%的飼料量;如體重低于標準重1%,則應在最近3周內總計增加1%的飼料量;如遇雞群發病或處于應激狀態,應停止限飼改為自由采食;在限飼過程中,飼料營養水平和喂料量應根據體重、發育情況進行調整。
限飼條件:母雞體重超過標準體重。
(3)育成雞的光照管理
合理控制光照時數和光照強度的是控制雞性成熟的主要手段。配合營養管理等其他措施,就能夠很好地防止性腺過早發育和脂肪沉積過多的問題發生,保持青年雞有良好的體況。育成雞光照管理的兩項重要原則是:光照時數應由長變短,或者是保持恒定;光照強度應由強變弱。光照時間最好控制在8~9小時/天,光照強度不能增加,以5勒(能看見采食)為宜。光照應相對穩定,不可忽長忽短,忽明忽暗。具體光照方案因雞舍類型、育雛季節的不同而有差異。對密閉式雞舍(全部采用人工光照),2~18周齡8~9小時/天。而對開放式雞舍(自然和人工光照相結合),若是4月15日至9月1日孵出的雛雞,因生長后期基本處在光照時間逐漸縮短的時期,可全部用自然光照;其他時間孵出的雛雞,光照方法是先查出該群雞到達20同齡時的日照時間,再加5小時,作為該批雞第一周的光照時間,以后每周減少15分鐘,到20周齡正好減5小時,這樣給雞一個漸減的光照程序,可控制母雞適時開產。
(4)調整雞群
育成雞在生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大小、強弱不均的現象。強壯的雞采食的時候搶在前面,吃的快,吃的多,休息時占據舒適的場所。弱小的雞則恰恰相反。長此下去,大小、強弱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要經常檢查雞群,及時將弱小的雞挑出來,組成強弱相似的小群體,采取更精心細致的飼養管理措施。對弱小雞群使用適口性更好的飼料,適當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添加助消化的酶制劑等措施,使其多攝入營養物質,促進生長,盡快趕上大群雞的體重。
(5)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衛生防疫對育成蛋雞養殖具有重要的作用,應根據當地的疫病狀況有針對性地按時、按質進行疫苗接種。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日常的衛生工作,嚴格執行綜合防疫措施,不但要防止疾病的發生和傳播,而且還要增強雞的體質。
(6)及時轉群
轉群是雞群飼養管理中的重要一環,第一次是從雛雞舍轉到育成雞舍,第二次是從育成雞舍轉到產蛋雞舍。轉群過程及新的環境,特別是平養育成雞轉到蛋雞籠上,雞的活動、采食都受到了限制,生活環境發生了突然變化,這些都將對雞群產生應激,轉群應做好:①按時轉群,育成雞飼養到17~18周齡及時轉到產蛋雞舍。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時轉群的,最遲不能超過20周。轉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進行。②轉群前6小時應停料,轉群前3天和入舍后6天,在飲水中添加正常量1~2倍的維生素,并加飲電解質溶液,以減輕轉群帶來的應激反應。轉群當天連續24小時光照,保證采食和飲水。③減少其他方面的應激,減小兩舍的溫差。并且不同時進行斷喙、預防注射等。采用過渡性換料,同時供給充足的飼料和飲水。④轉群同時可以選擇并淘汰病雞、弱雞,防止體重過輕、發育不良的雞轉入產蛋雞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