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蛙養殖技術視頻
現在國家提倡綠色生態有機散養,最簡單也是最有效果的就是種養結合,保證品質,增加收益,現在很多人都注重食品健康,只要質量好,線路就不愁,而且這種山雞可以全國發貨,是目前返鄉創業最佳選擇
2. 新型石蛙養殖場圖片
石蛙的養殖成本與利潤分析石蛙養殖是一項技術難度較高周期長的養殖項目特別是石蛙繁育技術。但單純養殖商品蛙卻能有效降低風險加快收益成效的優勢,以每畝建池費用5萬計算:
每畝可養殖商品小蛙1萬只,8克左右小蛙每只3元培育兩年便可上市銷售。每斤石蛙需要吃3斤黃粉蟲才能長大到上市規格,加上中藥預防,人工管理等,一斤石蛙成本30-40元之間。一萬只蛙去掉損耗大約1500斤,去掉成本,1500斤石蛙可實現收入5萬元,
第二批石蛙由于建設成本不需要投入,收入可達10萬元。石蛙人工養殖技術現還不成熟,需要有專業養殖戶指導。自繁自養的方法不適合剛剛想入行的石蛙養殖戶,前期技術難,投資大,成本高,所以新人需要選擇購買蛙苗進行養殖商品大蛙,減少技術成本,時間成本,解決資金回籠,這是目前石蛙行業主要發展模式。
3. 石蛙人工養殖技術
答:石蛙的養殖方法
1、種蛙選擇:種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礎,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對成蛙作全面檢查分類,選個體較大,身體健壯、皮膚光滑、發育良好、無殘疾、無破損、達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種用。
2、種蛙培育:石蛙選留作種用的在冬眠前應加強飼養使之膘厚體壯,冬季在溫度達到12℃以上時應保持喂食,減少冬季體內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長和性腺的良好發育。
3、配種產卵: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種,雌雄比例為1:1,放養密度每平方米15~20只,一般在夜間9時后抱對,母蛙于清晨4~7時排卵,一般每次產卵300~500粒。
4、人工孵化:石蛙受精卵開始發育至蝌蚪孵出階段對外界變化十分敏感,整個孵化過程中應做到溫度適宜、水質無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術要求。
5、蝌蚪飼養:石蛙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母蛙產卵后卵經人工孵化10~15天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動,也不覓食,到了三天后活動量增加并開始覓食。
6、幼蛙飼養:幼蛙飼料有蠅蛆、黃粉蟲、蚯蚓等,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水深10~15厘米,水質與蝌蚪期相同,換水視水溫、水質變化定,20~26℃時每天換水一次。
7、安全越冬:蝌蚪越冬可在室內進行,水深20厘米左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蓋、保溫等防凍措施。幼蛙冬眠水深為15厘米左右并留有一定的陸地,遇低溫、冰凍天氣應有保溫防凍措施。
4. 石蛙養殖技術視頻教學
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養殖業到底有什么好的創業項目?從致富經里看到的似乎是養殖什么都是最賺錢的,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養殖天上飛的天鵝、大雁,養殖地上跑的野豬、兔子;有養殖水里游的蝦蟹水產,養殖泥里鉆的黃鱔、泥鰍;更有養殖蛇蝎鱷魚的,真是各或各樣應有盡有。然而養殖業項目賺錢與否并不是單單看你養殖什么東西,也要看你是怎么養殖的。比如,養豬、養雞這些都不知多少百年的行業了,但是還是有人在今天能用不一樣的眼光來做,也能做到千萬億萬的人。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這是多少養殖人苦苦在尋覓的東西啊。傳統的養豬、養雞已經隨著養殖飼料的不斷上升,疫情的不斷困擾而變得越來越舉步維艱了,而特種養殖項目又往往跟人們的接受程度以及市場及產品的開發能力變得市場風險很大。那么究竟養殖業中什么才是可以讓我們永遠處于不敗之地的呢。我們都知道養殖業中飼料成本占到養殖成本的60%以上,所以要讓我們在市場好與壞時都能有競爭優勢,那么成本領先絕對是必須的。那如果能自己生產養殖業的飼料,保證自己養殖場的飼料供應,那么不管養殖什么都是最賺錢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養殖業最賺錢的就是養殖黃粉蟲了,如果加上生態養殖黃粉蟲那么就是更賺錢了。黃粉蟲生態養殖項目是個不錯的選擇的,可以利用秸稈、木薯渣、豆渣、酒糟等作為黃粉蟲的飼料,再把養殖出來的黃粉蟲作為山雞、大雁等珍禽的飼料,也可以作為林蛙石蛙以及蝎子蜈蚣等的活體飼料,把養殖黃粉蟲所得到的黃粉蟲糞便作為養殖雞鴨魚等的飼料或直接用來種植經濟植物或種植南瓜等作為黃粉蟲以及雞豬的養殖飼料,整個生態鏈條是環環相扣,進來的都是廢料出產的都是高品質的綠色農產品。這種生態養殖必然是未來養殖的趨勢
為什么養殖業中生態養殖黃粉蟲最賺錢?理由一:黃粉蟲養殖可以充分利用農村廢棄物如麥麩、秸稈、米糠、酒糟、豆渣、木薯渣甚至雞糞來作為黃粉蟲養殖的飼料,飼料來源非常廣,也可以發展相關的南瓜地瓜牧草種植等來開拓更多的飼料原料,可以說黃粉蟲起碼在飼料原料上不會和人類也不會和傳統的養殖業爭糧占地,所需要的養殖場所也是要求很低的,只要有個中小的閑置房子或是大棚都可以養殖黃粉蟲的,溫度要求也不高0到35度都是可以一年四季養殖黃粉蟲的,黃粉蟲的養殖技術更是簡單易學,不需要防疫或是擔心疫情的風險的,所以養殖的風險完全可以由養殖戶自己控制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秸稈資源非常豐富,全國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約7億噸,相當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稈總產量的20%~30%。我國對秸稈飼料的開發和利用仍處于起步階段,飼料工業集約化生產水平較低。目前僅限于挖坑青貯以及小規模的氨化處理,每年農作物秸稈的絕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如果我們每年能將作物秸稈的60%加以利用,經處理后加工成飼料,所發揮的效益相當于現在全國的全部飼料用糧約(8700萬噸)。因此開發利用豐富的秸稈資源是我國民族飼料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全球的蛋白質飼料需求不斷增加,蛋白質飼料嚴重缺乏,顯得尤為突出。如何解決日益增長的蛋白質飼料的需求,在發達國家嘗試的最重要且最經濟的途徑就是開發昆蟲蛋白飼料資源和各類農作物秸稈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處理后的飼料原料。我國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昆蟲蛋白資源的產業化。農業部已將昆蟲飼料列為被推薦的10種節糧型飼料資源之一,國家畜牧發展中心也將昆蟲養殖列入我國今后大力發展的7類養殖業之中。國家計劃委員會將“黃粉蟲產業化推進”列入2000年高技術產業化推進項目,農業部將“黃粉蟲工廠化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列入2001年農牧漁業豐收計劃等。所以目前應用較廣的飼用昆蟲資源主要就是養殖黃粉蟲。 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首選黃粉蟲養殖,理由二:黃粉蟲養殖可以發展養殖業中其他特種養殖經濟動物。比如蝎子養殖、野雞養殖、蜈蚣養殖、鴿子養殖、鷓鴣養殖、蛤蚧養殖、龜鱉蛇養殖、觀賞鳥觀賞魚養殖等等特色的養殖項目。黃粉蟲作為第一大的飼料用昆蟲,它的營養價值及飼料價值是其他原料所不能比擬的,“蛋白質之王”的稱號當之無愧,據測定,黃粉蟲體含蛋白質56.58%,脂肪28.20% ,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動物生長必需的16種氨基酸,每100g干品含氨基酸高達874.9 mg,其各種營養成份居各類飼料之首。據測定,1 kg黃粉蟲的營養價值相當于28 kg麥麩、23 kg混合飼料和1 000 kg青飼料的營養價值,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是發展禽畜、魚、龜、黃鱔、羅非魚、牛蛙、娃娃魚、蝎子、蜈蚣、蛇等特種動物養殖的理想蛋白飼料。黃粉蟲蛋白質不同于植物蛋白質和動物蛋白質,屬于全效型蛋白質,集預防、保健、修復、營養四效于一體,功效明顯優于一般的植物和動物蛋白質,并科學地解決了植物和動物蛋白質的缺陷。黃粉蟲中的抗菌肽能抑制癌細胞以及病毒細胞的核酸代謝及其成長,可以殺死多種病原菌,對細菌、病毒、真菌等癇原微生物產生較強的殺滅作用,抵御病毒入侵,預防各種疾病發生,黃粉蟲又被稱為“抑菌王”,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免用氨基酸,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了飼料和獸藥成本。并且黃粉蟲的微量元素豐富,銅、鐵、鋅、硒含培較高,氨基酸比較平衡,所含脂類多為軟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消化性能良好,易于吸收,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資源。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首選黃粉蟲養殖,理由三:黃粉蟲養殖也一樣可以和傳統養殖業結合起來做生態養殖模式的。比如通過利用處理秸稈、統糠、酒糟、豆渣等廢料來養殖黃粉蟲,這種生態養殖黃粉蟲的成本每斤不到3元錢的成本,而市場如果要買到同樣高營養價值的動物蛋白質需要的價格遠遠不止10元錢。那么我們養殖業中最主要也是最貴的蛋白質飼料來源已經能自己提供了,那么養殖的成本也就可以控制到比同行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即使賣同樣的價格也是有很大的優勢了,更何況這些用蟲子養殖的動物都是生態綠色的,肉質口感和營養也都是其他飼料所養殖出來的產品不可比擬的,這也完全符合現代都市人對綠色食品的需求。再者,在養殖黃粉蟲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黃粉蟲糞沙也是可以作為養殖豬、雞、魚的優質飼料來源,也可以作為經濟作物的有機肥料,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把這些蟲糞種植一些牧草或蔬菜瓜果又作為養殖黃粉蟲的青飼料來源,可以這樣說,養殖黃粉蟲完全是變廢為寶的生態鏈,把沒有用的廢料變成我們養殖業中最為寶貴的蛋白質資源,也養殖出了人類安全健康的綠色的食品。在很多地方已經開發出了高品質的黃粉蟲子雞,蟲子雞蛋等高檔的農產品。由此可見,黃粉蟲養殖對于養殖業的意義就在于黃粉蟲為整個行業開辟了一種新型的飼料生產的方式,將黃粉蟲養殖作為一種轉化器,把許多我們沒有用的原料變廢為寶,變成高品質的蛋白質資源,這樣也相當于是把飼料生產變成了養殖戶自己的利潤來源之一。所以說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可以說黃粉蟲養殖就是未來養殖業必不可少的,其實在歐洲發達國家,養殖黃粉蟲作為經濟動物的飼料來源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了,大多數養殖場都會自帶一個昆蟲養殖場來轉化廢料以及提供養殖場飼料的。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黃粉蟲養殖未來前景大好,理由四:隨著現代人對于食品衛生與安全的擔憂,也進一步促進了對于綠色有機農產品的大發展,可以相信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那么,傳統的飼料生產廠家必然也會面臨新的一輪洗牌和挑戰。一方面傳統的飼料資源已經面臨不斷的上漲壓力和缺口也在不斷的擴大。比如國際魚粉以及其他蛋白質飼料更以每年幾千萬噸的缺口在遞增,價格更是水漲船高,而且傳統的飼料來源污染問題也是一直以來困擾我們食品安全的一大問題。所以飼料生產廠家也一樣需要考慮黃粉蟲養殖對于未來的發展具有什么開創性的意義。我覺得起碼有以下兩點,黃粉蟲養殖可以將廢料轉化成飼料生產的蛋白質資源,解決了人畜爭糧的問題,再者就是可以解決飼料來源的安全性問題,通過黃粉蟲的轉化,已經很好地把原料的毒素已經污染降到最底了,因為黃粉蟲對于被污染的東西很敏感的,只要有一點點的農藥或其有害他化學物質殘留都會對它們造成死亡的,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用黃粉蟲來生產的生態飼料是安全綠色的。這種養殖業是未來人類必須要大力發展的,也就是說黃粉蟲養殖是養殖業中最有前景的。農業創業最賺錢項目,黃粉蟲養殖,理由五:特種養殖業中,其他黃粉蟲養殖是最火的,一方面是因為黃粉蟲養殖的技術簡單易學,投入的資本不大,回收的周期很短,養殖的風險很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黃粉蟲的養殖成本很低,用途很廣泛,可以開發的潛力非常大。比如黃粉蟲可以做成風味的昆蟲食品,蟲菜也是一個很時尚的健康概念,也有做成漢蝦粉用來添加進去面包餅干糕點等的,在歐美就是把黃粉蟲粉添加進去面包用來增加香味以及營養的,所以黃粉蟲也叫面包蟲的原因,也有人提煉黃粉蟲油作為化妝品以及其他保健品的,也有加工成蛋白質粉和氨基酸的,將黃粉蟲蛻提煉甲殼素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黃粉蟲的深加工還可以有很多的開發前景,必然能為我們的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是屬于生物領域的朝陽行業。
5. 石蛙養殖技術培訓
石蛙養殖技術如下:
配種和產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溫已經達到 18 攝氏度的時候即可開始石蛙的配種。按 1:1 的比例選擇體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種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間石蛙會自行抱對交配并產卵。
孵化石蛙產卵后,蛙卵會粘附在水草邊緣,此時要小心地將蛙卵轉移到孵化池中,保證孵化池的水持續流動,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沖散蛙卵。蛙卵孵化對水溫有要求,可通過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溫,使水溫在 20 攝氏度以上,28 攝氏度以下,促進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會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畢時,將蝌蚪轉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蝌蚪的喂養蝌蚪孵化出來后的前 3 天不能喂食,因為蝌蚪消化系統尚未完善,向水中投食可能會導致蝌蚪死亡。3 天后可投喂以下飼料:牛奶、豆漿、蛋黃水、黃粉蟲漿以及少量嫩青菜。液體類飼料投喂標準為每 1000 尾蝌蚪 10 毫升飼料,少量多次投喂直到蝌蚪不吃。喂食時間為每日清晨、傍晚。在蝌蚪長大、長出前后肢過程中要逐步增加飼料量,具體按蝌蚪的采食情況調節。完全長出前后肢且尾巴消失的蝌蚪即可轉移到成蛙池中喂養。
石蛙成蛙的喂養成蛙喂養注重營養豐富,活飼料如黃粉蟲、蠅蛆、小蚯蚓最佳,條件不充分的魚飼料也可以。喂食時間、方法與蝌蚪時期類似,每日兩次,每次少量逐步喂。
石蛙只要度過蝌蚪期,養殖難度會大大降低,成蛙期間日常管理主要注意換水、消毒,保證喂食即可。1. 每周在池內潑灑高錳酸鉀進行消毒殺菌,每立方米水潑灑 2 克高錳酸鉀。2. 每周換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