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鰱魚的養殖方法和技術
一、混合喂養法在魚苗下塘前3天,每畝水面施糞肥300公斤,培育輪蟲等天然飼料。魚苗下塘后幾天,每畝水面每天投豆漿2公斤或餅粉3公斤,以補充天然飼料不足,以后每3天施肥1次,每次每畝水面施腐熟堆肥150公斤。喂養1周后,池水中大型浮游生物數量若不能滿足需要,除投喂精飼料外,還要增加些浮萍或嫩草,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淺水處,供部分草食性魚苗攝食?! 《?、餅粉喂養法將豆餅、棉籽餅、菜籽餅及花生餅磨成干粉喂魚。其用法是:將干餅粉均勻撒于水面上即可,干粉在池中漂浮的時間長,利用率高,每畝水面每天用干餅粉2公斤,每日投喂4次即可?! ∪?、草漿喂養法將各種含纖維少的鮮嫩草打成漿喂魚,以青代精,適于培育花鰱、白鰱魚苗,可降低成本18%左右。全池潑灑草漿,每天2次,每畝水面每天潑灑草漿60公斤~90公斤,或按每萬尾魚苗每日投草漿15公斤~20公斤,均勻潑灑即可。
2. 鰱魚的生活環境及釣法
應在早上九點到中午這段時間,天氣晴朗且溫度較高的時候釣鰱鳙魚最為合適。
應注意選擇酸臭魚餌 和 浮釣 。
鰱鳙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也有叫雄魚。外形似鰱。
側扁。是淡水魚的一種。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谝鄬挻?,稍上翹。眼位低。
鰱鱅喜歡的水溫多在18℃-30℃。
釣鰱鳙的三點注意:1.關注天氣。突然變天的前一天好釣鰱鱅,所以出釣前要關注當地前后幾天的天氣預報。如果當天鰱鱅不開口,而且水邊蚊蟲很活躍,往往次日非常好釣。
2.關注時間。釣鰱鱅最佳時間是早晨9-12點。如果前兩輪食拋出后無魚咬鉤,老釣手們一般選擇立即收竿打道回府。
3.關注溫度。鰱鱅喜歡的水溫多在18℃-30℃,通常微風舒適的陰天比烈日炎炎的大晴天好釣,日溫差很小的時候好釣,日溫差在10℃以上不宜出釣。
3. 鰱魚養殖技術與魚塘管理
魚塘:放入鰱魚前要對魚塘進行消毒。魚塘要足夠大,養殖密度不能太高。
喂食:可以給鰱魚喂浮游生物,或者人工生產的微顆粒飼料。
水質:為了保證水質,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換水。
水溫:盡量維持在18度以上并保持穩定,不要讓水溫發生劇烈變化。
疾病防治:建議定期消毒,同時注意檢查鰱魚的健康狀態。
4. 鰱魚的飼養方法
它是以水生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鰱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其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受到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魚塘中的重要品種之一。鰱魚棲息于水的中上層,在天然的江湖中,最大個體可達到20千克以上。
飼養方法:
(1)池塘單養。池塘單養的優點是產量高、管理方便、捕撈收獲方便;
(2)池塘混養。白鰱魚與其他魚混養能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發揮池塘生產潛力。利用這種方式還可以用來清除池中野雜魚和控制羅非魚的過度繁殖。與鳙、鯉、草、羅非魚等魚混養,但不能與肉食性魚類混養。
混養的魚種規格要適當大些,最好當年能達到商品規格,能一起干塘起水上市。
5. 鰱魚養殖技術要點
水質要求,鰱魚養殖池塘應該要做到定期注水,注水頻率控制在2~3次/月。為了保證池塘的水質良好,在魚種培育初期的注水頻率為3~5d/次,生石灰的施加頻率為20d/次,每次施加10kg生石灰/畝水域,且水質最好要保持微酸性。苗種要求,在苗種放養(通常5月中下旬)前,務必要對苗種進行檢疫、檢驗,并且所選用的苗種要做到規格整齊、健康無病、品質純正?! ?/p>
6. 鰱魚怎么養殖技術
池塘的選擇。池塘要求排灌水方便,換水條件良好,養殖鰱魚的池塘面積一般為10~30畝(1畝約為667 m2),如果面積高于30畝時則要使用網隔將其隔成若干的小塊,以便于飼養管理。池塘的水要求深一些,平均水位要求達到2m以上,以便于高溫季節鰱魚安全度過夏季。在養殖前要對池塘進行消毒,消毒不宜進行淺水消毒,否則在消毒后再注水還會將病原體帶入,應在池水灌到正常養殖水位后,在魚種放養前的20天再進行消毒。其方法是在魚種放養前使用生石灰按照每畝150 kg的量化漿趁熱潑灑全塘,同時池塘的四周也要潑到,然后將池塘周圍的雜草清除,以免昆蟲在塘內產卵。
培育鮮活餌料。在魚池消完毒后,在魚苗投放前的10左右,要在池塘中施人基肥,以增加水體的肥度,培育大量的浮液生物,使鰱魚苗下塘后即可吃到豐富鮮活的餌料?;适┘恿繛槊慨€施入有機肥300~400 kg,然后每隔2~3天每畝潑灑30~40 kg的糞水。
魚苗放養。魚苗放養的最佳時間為5月的中、下旬,此時池塘中的水溫可穩定在18℃以上,此時放養最合適。要選擇優質的魚苗,品種純正,大小均勻,無病無傷,在魚苗入池前要做好魚體的消毒工作,如果讓未消毒的魚苗直接人塘養殖,會將病原體帶人,當水溫、水質、魚體的體質較弱時會導致病原體迅速發展而使鰱魚大批量的患病。因此一定要將魚體徹底消毒后再放養,一般使用3%的食鹽水浸泡5 min,殺滅魚體表面的寄生蟲和病菌。待消毒處理完成后即可投放魚苗。魚種的規格以偏大為宜,一般要求達到每尾100~200 g,放養殖的密度為要根據水質的肥度來確定。
日常管理??茖W投喂,在魚苗剛人塘時對攝食飼料還不適應,此時可以選投喂一些豆漿、豆餅漿等,以提高魚種的成活率,同時還可加快生長的速度,當鰱魚適應后即可不再喂豆漿。剛開始魚苗主要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同時兼食一些飼料碎屑,因此水域中的天然生長或者通過施肥培育的浮游生物是鰱魚的良好天然餌料,為了促進這些浮游生物的繁殖,要對池塘進行施肥,除了在投放魚苗前要施基肥外,在養殖過程中也要進行追肥,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適宜的條件。隨著鰱魚的生長,除了攝食浮游生物外,還應添加一些有機飼料屑,以促進鰱魚的生長速度,同時還可增強體質,促進性腺的發育,因此可以在秋季和鰱魚產后投喂一些麩、糠類的精飼料,可有效的提高養殖效果。
7. 鰱魚的養殖方法和技術視頻教程
首先可以先分析下當地的河流湖泊或者大海的對象魚,然后選擇合適的桿和輪子,以及適合的路亞餌,也可以多和認識的喜歡路亞的朋友多去嘗試,學習經驗,肯定是實踐出真知嘛~找到當地的圈子,可以方便經常組隊出去玩耍嘛 我們釣手推薦新手還是要多練習拋投的,這個不是用蠻力而是用的巧勁,這個和垂釣那種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公司釣手現在也都經常沒事的時候就去看國外路亞競賽里的視頻,學習更多方法。感覺任何事都是多練多學習才能有收獲~
8. 鰱魚的養殖方法和技術圖解
放養魚苗前要清整魚池,進行消毒,然后投入有機肥培育浮游生物,放養后前期可以投喂豆漿、豆餅漿等食物,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后面再調整飼喂措施,除此之外每天還要巡查池塘,了解鰱魚的生長情況。
1、鰱魚的生長習性
鰱魚一般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層,在春、夏、秋三季鰱魚大多在水域的中上層活動覓食,到了冬季則會潛到深水區越冬。鰱魚屬于典型的濾食性魚類,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在魚苗階段主要攝食浮游動物,在生長到1.5 cm以上后則逐漸的轉為攝食浮游植物。另外,鰱魚的攝食性還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一般在春秋兩季,除了浮游生物外,還會攝食大量的腐屑類餌料,在夏季水位較低時,鰱魚的攝食量增加,并且水位越低,攝食量越大。冬季進入越冬期后則基本上不攝食,并極少運動。
鰱魚喜高溫,適宜的水溫為23~32℃,因此在炎熱的夏季,鰱魚的食欲最好,此時要加強飼養管理,可提高產量和質量。鰱魚生性較為活潑,喜歡跳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但是行動較為笨拙,個體大小相似的鰱魚常喜歡集群的游到水質較肥的明水區,但是鰱魚膽小,害怕驚擾,一旦受到驚擾就會跳出水面。鰱魚的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在池塘養殖條件下,如果飼養管理到位,在當年即可達到500~800 g,三齡魚體重可達3~4 kg,在天然河流中可重達30~40kg。鰱魚一般性成熟的年齡較早,要比草魚早1~2年,3 kg以上的雌魚即可達到成熟,每年在4~5月產卵。鰱魚的耐氧能力極差,如果水中的溶氧量低就會馬上浮頭,有的還會很快的發生死亡,因此在人工養殖鰱魚時要注意這些生長習性。
2、鰱魚人工養殖方法
池塘的選擇。人工養殖鰱魚池塘的選擇很重要,池塘要求排灌水方便,換水條件良好,養殖鰱魚的池塘面積一般為10~30畝(1畝約為667 m2),如果面積高于30畝時則要使用網隔將其隔成若干的小塊,以便于飼養管理。池塘的水要求深一些,平均水位要求達到2m以上,以便于高溫季節鰱魚安全度過夏季。在養殖前要對池塘進行消毒,消毒不宜進行淺水消毒,否則在消毒后再注水還會將病原體帶入,應在池水灌到正常養殖水位后,在魚種放養前的20天再進行消毒。其方法是在魚種放養前使用生石灰按照每畝150 kg的量化漿趁熱潑灑全塘,同時池塘的四周也要潑到,然后將池塘周圍的雜草清除,以免昆蟲在塘內產卵。
培育鮮活餌料。在魚池消完毒后,在魚苗投放前的10左右,要在池塘中施人基肥,以增加水體的肥度,培育大量的浮液生物,使鰱魚苗下塘后即可吃到豐富鮮活的餌料?;适┘恿繛槊慨€施入有機肥300~400 kg,然后每隔2~3天每畝潑灑30~40 kg的糞水。
魚苗放養。魚苗放養的最佳時間為5月的中、下旬,此時池塘中的水溫可穩定在18℃以上,此時放養最合適。要選擇優質的魚苗,品種純正,大小均勻,無病無傷,在魚苗入池前要做好魚體的消毒工作,如果讓未消毒的魚苗直接人塘養殖,會將病原體帶人,當水溫、水質、魚體的體質較弱時會導致病原體迅速發展而使鰱魚大批量的患病。因此一定要將魚體徹底消毒后再放養,一般使用3%的食鹽水浸泡5 min,殺滅魚體表面的寄生蟲和病菌。待消毒處理完成后即可投放魚苗。魚種的規格以偏大為宜,一般要求達到每尾100~200 g,放養殖的密度為要根據水質的肥度來確定。
日常管理??茖W投喂,在魚苗剛人塘時對攝食飼料還不適應,此時可以選投喂一些豆漿、豆餅漿等,以提高魚種的成活率,同時還可加快生長的速度,當鰱魚適應后即可不再喂豆漿。剛開始魚苗主要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同時兼食一些飼料碎屑,因此水域中的天然生長或者通過施肥培育的浮游生物是鰱魚的良好天然餌料,為了促進這些浮游生物的繁殖,要對池塘進行施肥,除了在投放魚苗前要施基肥外,在養殖過程中也要進行追肥,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適宜的條件。隨著鰱魚的生長,除了攝食浮游生物外,還應添加一些有機飼料屑,以促進鰱魚的生長速度,同時還可增強體質,促進性腺的發育,因此可以在秋季和鰱魚產后投喂一些麩、糠類的精飼料,可有效的提高養殖效果。
投喂飼料要根據鰱魚的生長習性進行科學的投喂,這是促進鰱魚快速生長一個關鍵措施。鰱魚有夜間攝食的習性,因此可在夜間加喂1次,注意在日常投料時不可過量或者不足,如果過量會使餌料剩余,不但會造成浪費,還會污染水體,不足則無法滿足魚的生長需求。一般投喂量,以體長為10—16 cm魚的投喂量占魚種總量的6%~10%即可,投喂時要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加強日常的管理,每天都要巡查池塘,觀察水質的顏色、鰱魚的活動情況,以便及時的發情異常以做出及時的處理。池邊的雜草和水中的雜物、死魚等要及時的清除,投料臺要經常清掃和消毒,為了避免鰱魚患病,還要定期對池塘進行消毒。另外,還要定期的拉網檢查,以提升水的肥力,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同時還便于檢查鰱魚的生長情況。要注意在拉網的過程中要操作細心,以免使魚體受傷。
9. 鰱魚的養殖方法和技術視頻
一、釣鰱鳙線組和裝備
手竿臺釣線組主線3.0,子線1.5或者2.0。鉤的選用看個人的喜好。大小其實都無所謂。大鉤搓大餌,小鉤搓小餌。竿子4米5。5米4.6米3.7米2.等等都可以。但我個人而言,主攻大型魚種,還是配備,前打,磯竿,中通,一些曳力的裝備,比較合適。特別在錨到魚的情況下,能夠減少拔河帶來的炸窩,切線,斷竿、跑魚等情況。
二、釣鰱鳙調漂技巧
基本雙鉤掛餌找底,然后往上推漂露出水面1目。然后減少鉛皮直到3目或者4目。畢竟不是專業,餌一次大一次小,減少1目或者增加1目都不用重拋。而且那樣在垂釣比較清澈醒目,不用刻意調1目釣2目,很適用于磯竿,前打,中通。因為可以甩遠。很多網上介紹,直接空鉤調高目在棗核之上一目,也可以,只是個人喜好問題。
三、釣鰱鳙餌料技巧
現在很多帖子,視頻都說鰱鳙共同點就是喜臭。其實,簡單一點,花鰱喜腥,白鰱喜香。包括現在流行的狂釣鰱鳙,就有腥香二款。
筆者感覺,對于鰱鳙,其實就是餌料的狀態至關重要。霧化就是吸引鰱鳙最關鍵的?,F實的列子:一個哥們帶我去過星海。他就主攻白鰱,用狂釣鰱鳙香型單開,他上二尾,我空軍全天,基本控制餌料30秒到1分鐘霧化,就可以了。
四、釣鰱鳙漂相
花白鰱魚吃口都不是很相同,花鰱吃口重,實戰幾個釣點而言,基本頓口為主,下頓1目到3目,甚至黑漂?;酒舷赂?,瞬間頓口為主。白鰱吃口輕,有時只有三分之一目,更多的時候,是上浮之后下浮期間半路停漂。
五、釣鰱鳙水層
很多人都說釣花白鰱,早晚釣水皮,中午釣半水,其實沒有那么百分百的肯定。我都是從底找起。因為很多釣花白鰱魚的餌料,在霧化之后都有上下浮動的效果。釣鰱鳙從底10-20公分開始往上找魚層,是最有效的。也減少不必要的錨魚,而且一竿一竿的在釣點找魚層,其實也在打窩。
每次按照水深的深度。不斷往上找魚層。如果3米水深,可以每10公分,往下拉漂。每個水層桿數,按照魚情和當地魚塘的密度決定。一直到某個水層,發現上下浮動,或者漂左右晃動。頓口。然后再那個釣點,繼續拋竿。確定是否目標魚。
10. 花鰱魚養殖技術有哪些要點
準備工作:魚種放養的水域面積要求為4-8畝,水深1.5-2M。放養前應適量施用有機肥料提高水中的營養。
2
魚種放養時間和養殖方式:一般為5-6月份,避開車輪蟲高峰期下塘。放養方式一般采用混養,可以充分發揮了水體的利用率和對食料較經濟的利用??梢曰祓B少許白鰱、鯉魚。
3
日常觀察:每天巡塘一次,觀察水色和魚的動態;消除雜草和水中腐敗雜物,清掃食臺并對食臺、食物進行消毒。
4
預防手段:保持放養塘衛生;定期拉網檢查魚的生長、生病情況,從而合理確立投餌量和魚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盜和魚病、敵害防治工作。
5
喂食要求:花鰱魚種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養前施基肥外,夏季放養后還要施綠肥及熟糞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營養均衡。人工投飼要注意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6
環境控制:冬季水溫下降至10度以下,須將魚撈出,集中蓄養在較深的魚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飼,選天氣晴朗的日子拉網出塘,操作必須小心細致以免魚體受傷。越冬蓄養池水深應在2米以上,向陽背風,防止缺氧
11. 鰱魚養殖技術 百度百科
白鰱高密度養殖必須提供充足的氧氣和水質的清晰還有充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