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人,怎么樣確定南美白對蝦投料量夠不夠?
大家都說到看吃好就多投,請問,那怎么才算吃好了?2%的料臺,2個小時,料全部吃完,料臺上有黃褐色的糞便,蝦胃,腸飽滿,有點拖便
就好了?
有大俠說憑經驗,能傳授下不?
近期有客戶,吃料很猛,60萬苗,,70多天,每頓吃75斤,一天3餐,晚上還要加30投30斤,,結果最后抓蝦一算料比太高,1.8
了,很郁悶
看料臺都是吃完了的,而且也少見耗底,連料臺我都給他換過幾次,確實是1.5小時吃完,
南美白對蝦養殖乾界生物提供技術指導?
一、優質苗種
市場上很多時候,對蝦養得不好,好多養殖戶第一時間都會怪這個苗種不好,可見苗種對成功養殖的重要性,所以在此也建議大家選擇優質苗種來養殖。但實際上也有些老板怕養好苗,覺得長得快,死得快;“偷死”來得急,來得多!為什么會這樣?
1、長得快,蛻殼多,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有害菌
2、長得快,蝦體營養、溶氧要求高
3、長得快,“同時”蛻殼多,水體營養、溶氧要求高
了解了好苗為什么長得快,死得快了,我們選擇適合好苗養殖的管控方向,會不會好養些?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南美白對蝦養殖只能讓蝦盡情地長,跑得快,“遲”點死,才能有錢可賺!
二、壯苗、保苗
選擇了優質的苗種,合理的放養密度 ,下面就要保好苗,有苗才有養下去的意義,有苗中后期水體才好管控,有苗才有產量。保苗首先要想方設法壯苗!保苗操作關注細節和方案:
針對南美白對蝦:
1、投苗前2個小時用拜激靈6畝/包+速補100 4畝/包沿池塘邊潑灑后再投苗。
2、投苗后每5天使用微量元素速補100潑水一次,直到蝦體達100條/斤左右;天氣突變,速補100加拜激靈一起用,緩解應激。
3、投苗后,“清罾”前7天,關注“轉肝期”,拜水安+德維樂+彼奧酸拌料投喂,調肝護腸,加強蝦體質。
針對水質、底質:
1、清塘進水消毒后(欣碘4畝/瓶消毒,無需解毒),投放生物凈水劑8畝/+拜生源4畝/包+紅糖5斤/畝,注意水色,“黃綠”色為好。
2、關注pH,pH早上為7.7--8.0為好,pH早上高于8.2,下午高于8.5,要注意藻種,藻濃度及水色。pH高的調控方案:生物凈水劑+紅糖傍晚太陽落山后投放。
3、投苗后每7到10天使用一次拜生源,改底護底調水。
4、“清罾”時,欣碘5畝/瓶消毒,隔12到24小時補充生物凈水劑8畝/包,同時使用一次生物氧化劑5畝/包,可有效預防蝦游泳足發黃及黃鰓。
三、營養
養殖過程種,大家都更多的關注蝦生長所需的營養,往往忽略了水體藻類、微生物等生長所需營養的補充,以及塘底過剩營養的分解利用。我們應該整體關注,關注點:
1、蝦體營養:保證蝦正常生長的營養素 (蝦料)
2、水體營養:蝦、藻類、微生物(菌)生長繁殖的營養素
微量元素速補100(蝦、藻類、微生物共用)
碳源紅糖 有機碳(碳水化合物)微生物利用產生無機碳(二氧化碳、碳酸氫根、碳酸根),藻類才能利用。
3、塘底營養:分解、消耗、利用 (拜生源或生物氧化劑)
四、溶氧
溶氧是成功養殖的關鍵,但實際我們更多關注水體溶氧,忽略了蝦對溶氧的攜帶能力,蝦對溶氧的攜帶能力也是水質、底質好壞的直接表現。
1、水體溶氧
溶氧飽和度:氣壓、水溫
直接增氧:增氧機、增氧劑
間接增氧:想方設法減少耗氧物質;藻種、藻濃度!
肥水:優質小型藻類,合適的藻濃度
改底:有效改底;關注水體氧化還原電位
2、蝦體溶氧
蝦體的生理攜氧能力,受毒素影響!
解毒:有針對性解毒,先本后標,標本兼顧!
治標: 蝦(改善攜氧能力,拜激靈5畝/包)
治本: 水、底質(去除有毒物質,唐靚3畝/瓶,24小時后生物氧化劑5畝/包,唐靚用后隔5小時才能用拜激靈)
常用解毒方法:直接氧化、 絡合 、藻類吸收利用 。
五、改底
底好,蝦才能養得長久,才能養出大蝦,才能養出產量。我們都知道改底很重要,也經常改底,但就是很難判斷塘底改善到什么程度了,所以改底有好產品的支撐很重要,我們應該追求有效改底。
改底的幾種方式:
1、化學氧化(快,但不均勻,維持時間短)
2、生物分解利用(均勻,維持時間較長)
生物改底的好處:
1、分解、消耗、利用塘底營養給水體提供營養,同時減少有害菌滋生的條件
2、減少有毒物質產生的條件
3、減少塘底耗氧物質,提高底層溶氧
有效改底的成熟方案:
1、投苗后每7到10天使用一次拜生源4畝/包;每造蝦使用3到4次生物氧化劑,從蝦“清罾”時開始用。
2、緊急情況處理先用唐靚3畝/瓶,根據情況重復操作,情況穩定24小時后生物氧化劑5畝/包。
六、有害菌控制
有害菌控制也就是消毒,消毒就是對有害菌濃度的控制,并不能殺死所有有害菌,在有利的條件下,有害菌又會很快繁殖反撲,所以消毒要掌握好時機,以及追求有效消毒,消毒后的正確操作非常重要!
有害菌滋生的條件: 1、天氣 (反復、風向)
2、水環境 (突變,溶氧水平低)
3、底環境 (底差,底氧低)
消毒劑控菌的時機: 1、陰雨天轉晴升溫時
2、突然倒藻后
3、底臟底氧差時
消毒(欣碘3~5畝/瓶)后要及時補充有益菌(生物凈水劑6~8畝/包)占位,抑制有害菌!
七、藻相、菌相管控
在養殖做水過程中,我們經常講要藻相、菌相平衡,可怎樣的藻相、菌相更適合你的養殖塘呢?這需要我們對自己池塘的了解,根據自己池塘的條件,做好養殖規劃,選擇更適合自己養殖池塘條件的方向養殖,才有望提高養殖成功率!
1、偏酸性底質,培藻、穩藻,以偏藻相的方向養殖,但也要注意藻種,菌的輔助及應用,藻類所需營養素的及時補充。
2、中性偏堿性底質,注意控藻,以偏菌相的方向養殖,要注意水體溶氧及補充足夠碳源、微量元素。
3、養殖過程中注意管控好pH,尤其苗期更要注意。